动态

News

首页>动态>品牌前沿
揭秘BAT的B计划
更新时间:4/7/2018 8:03:58 PM 浏览:1268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企业服务(Business Service)、区块链(Block Chain)和大数据(Big data)可谓是互联网公司目前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大数据业务是区块链的原生应用,区块链解决的是大数据真实性和交换的问题。大数据是企业服务中净值最高的部分,可以增加黏性,延伸金融服务。区块链和大数据真正发挥商业价值,必须应用在企业服务中。

      在经历了团购、外卖、网约车等各种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战役之后,互联网公司正把业务线蔓延向企业服务领域。农历春节过后,正是企业的采购季节。2018年3月初,阿里巴巴企业应用钉钉推出“20万元开工特权”,涵盖了人事、沟通、采购、差旅等办公需求。2017年6月,腾讯旗下企业服务应用企业微信上线2.0版本,在新版本中,企业微信与企业号产品合并,这标志着企业服务的战略地位在腾讯体系内进一步提升。



      钉钉CEO无招

      除了在即时通讯IM领域的竞争,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云计算业务上,也是布局最早的互联网公司。2018年1月,阿里巴巴公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云计算是阿里增速最猛的业务,呈现三位数增长。2017年阿里云累计营收达到112亿人民币,同年8月,阿里财报显示,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已超过100万。

      腾讯云并未在财报中直接公布自己的营收情况,但根据自媒体《科技十点见》的推算,腾讯云的年营收预计将达到百亿元级别,这一目标最快将在两年左右实现。

      在2018年用友生态伙伴大会上,百度云与用友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百度云推出了ABC战略,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 Computing云计算。2017年4月开始实施的阿波罗计划(Apollo)也是针对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2018年3月,百度启动量子计算研究,未来主要应用在金融、医药、化学、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自动驾驶、药物发现、天气预报、金融建模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据百度方面介绍,阿波罗平台包括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和服务体系,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

     2018年1月,京东云副总裁刘子豪也在对外演讲中表达:“京东云不仅是京东集团各项技术能力输出的关键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AI、Big Data、Cloud的技术能力并对外输出。”

      除了这几家互联网公司领头羊之外,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也在企业服务领域奋起直追。

      2017年11月迅雷发布三季度财报,该公司CEO陈磊在解读财报时指出,迅雷的战略性业务云计算有望在2018年开始盈利。在此年度第二季财报中,云计算业务同比翻一番,涨幅达到107.8%。快手、小米、爱奇艺等均是其客户。迅雷旗下网心科技通过整合个人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后,向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这一云计算业务是迅雷转型的重要业务支撑。网心科技背后的投资人之一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企业服务领域有所布局。尽管小米并没有直接投资这一领域,然而雷军很早就在部署。除了网心科技之外,包括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的红圈营销、金山云等都是雷军布局的项目,目前也为小米业务的发展做了铺垫。还有更多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行业的案例。网易也拥有自己的企业服务业务,如网易邮箱、网易云等,此外还有网易七鱼这款客户服务软件,提供智能机器人、工单系统、呼叫中心等功能。2017年,今日头条推出了基于公司内测的企业即时通讯IM产品Lark,可能在2018年上线。2017年末,美团开放办公开放软件“大象”的注册,提供私有部署服务、数据互通业务、企业云盘等服务。2018年初始,百合网正式推出针对企业级的直播解决方案。

      企业服务

      这些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典型的“To Business”,也是业内简称为“企业服务”的业务。从广义上说,企业服务包含着销售模式企业服务、产品和技术企业服务两大类。从销售模式看,凡是把产品卖给公司为主体的销售模式,都可以称为企业服务。马云曾经提到:“把B类客户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必须把企业服务作为未来发展重中之重。第五大经济体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1000万家盈利的中小企业。”另外一种类型是产品和技术企业服务,指售卖产品或者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本文所说的互联网公司企业服务主要指的是近几年时间,互联网公司在企业服务产品上的布局。

      如果对企业服务产品进一步划分,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三种模式。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目前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领域,云计算属于IaaS层面服务,协作应用和软件属于SaaS维度的服务。对比IaaS和SaaS产品最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将前面提到的这些IM、解决方案理解为更接近业务层面的应用,那云计算这种服务则是更为底层的企业服务技术,是上层服务的基础,专门提供计算、存储、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和承载。打个比方,如果IM等SaaS产品相当于手机上的App应用,直播等技术解决方案则是运转的程序,那么云计算提供的则是CPU和存储空间。

      除了在国内布局企业服务业务,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甚至还将触角伸向中国之外的市场。比如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逐步开放其位于欧洲、中东、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数据中心。同时在海外布局的还包括腾讯云。这种布局正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趋势,而中国的企业服务,也开始与亚马逊的AWS、微软的Azure等厂商的服务展开全球竞争。


 


       微软Azure 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正式进入中国,与全球硬件合作伙伴思科、戴尔、华为、联想合作推出的集成式系统将于2018 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直接布局企业服务业务之外,互联网公司还投资企业服务行业。他们进入企业服务有着鲜明的特点,尤其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公司布局最深。对比来看,阿里巴巴的特点是围绕自己的电商生态体系,而腾讯则是围绕着社交基因。阿里云围绕着双十一和淘宝系生态、支付宝系企业逐渐外延提供服务。腾讯最早推出过企业内部交流软件RTX,目前围绕微信生态,腾讯的企业微信可以打通员工和客户的个人微信号,连接企业外部和内部,解决企业内外部信息协同的需求。

      在企业服务领域,腾讯投资的13起事件赛道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元。根据IT桔子创投数据库的统计,腾讯的投资策略中既有移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销售易,也有法律服务方面的快法务、慧狮科技,以及大数据方面的星环科技以及数据工厂、通用型智能平台斯图飞腾Stratifyd,云计算方面的灵雀云,以及零售行业主动营销SaaS平台驿氪。

      根据IT桔子创投数据库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领域中披露融资金额的投资事件共计11起:在这11家的轮次分布上,共计有天使轮1家,A轮4家,B轮1家,C轮1家,D轮1家,E轮1家,战略投资2家。2018年初IT桔子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企业服务领域,阿里巴巴的投资事件自2016年有所下降之后2017年数量以及金额都出现了猛增的态势,包括商汤科技15亿元的C轮融资、七牛云的10亿元E轮融资。阿里投资领域倾向于人工智能以及云服务领域,其中Video++、叠境数字、商汤科技SenseTime都属于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云服务领域则包括了七牛云、数梦工场、杭州数云、华栖云、ZStack五家。



      巨大市场

      2009年,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提出做云计算业务的,到目前用户突破100万,营收破百亿人民币,进入云计算的“收割期”,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企业服务领域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其他互联网公司难免会带着艳羡的眼光,盯着这一领域。


 


      阿里云计算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在北京和硅谷设有机构,研发和运营涉及云计算的产品与服务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更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关注企业服务行业。企业服务在营收上的特点是刚开始收益平稳,而一旦达到规模就可能产生飞轮效应,最终强者越强。因此,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获得更大的利润。

      企业服务业务能够带来丰厚的利益,在美国已经通过亚马逊被证实。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正是由于其在电商业务活动中需要大量的IT资源支持,该公司顺势把这些IT资源在其闲置时向外输出,使得亚马逊旗下AWS目前成为全球云计算厂商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服务商。这一点在阿里巴巴身上正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服务业务能够带来稳定收益,除了高速增长的潜力外,还在于服务商和客户之间的黏性较大。一旦构建了售卖关系,可能会促成持续成交,实现多年稳定的现金流。而且与2C业务有大量免费客户不同,因为企业服务客户多是企业付费客户,能够为服务商带来直接收益。除此之外,企业服务业务还可能带给互联网企业衍生的商业营收。比如钉钉会联合阿里系的资源,如飞猪旅行、滴滴、饿了么,为其平台上的企业提供一些服务。

      耦合生态圈,反哺主营业务也是互联网公司青睐企业服务业务的一个原因。互联网公司做企业服务业务的第一批目标客户是自己生态体系内的企业,或者说是上下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比如,最早使用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是淘宝系厂商。最典型的场景之一是淘宝系厂商会将自己的进销存系统放在阿里云上,从而保证自己在双十一活动中进销存数据管理效率提升。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一旦使用了某家的企业服务,就意味着将企业重要的运营数据放在该平台上。数据迁移会影响到业务平稳运作,因此采用了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很可能就和这家互联网公司深度绑定在一起。通过服务自己生态体系中的上下游企业,最容易巩固自己的原有业务生态。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及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腾讯在‘3Q大战’之后,认识到不能再只低头想着做产品,而是要建立一个生态,和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去给用户提供价值。于是就开始在SNG(Social Network Group,社交网络事业群)下面做开放平台,但很多合作伙伴进来之后,发现他们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建立一个服务用户的平台,我们就做云来提供服务。”

      当服务的链条上涉及到公司足够多,流转的数据量足够大并且准确,就可以基于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企业服务可以做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比如企业服务电商平台找钢网延伸到产业上下游企业,与金融公司合作,为生态链企业提供融资。阿里小贷是供应链金融的典型一种。

      数据能够带来的另外一方面价值在于,提升企业效率。唯有企业将运营的数据放在云计算上,才能获得实时信息的分析。目前腾讯已经推出腾讯大数据产品、阿里巴巴通过阿里云推出数加平台,提供大数据服务。

      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企业经营需要通过更多企业服务产品提升运营效率。这是企业服务从本质上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方面。企业内部的员工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严格层级管理结构,越来越多的工作模式是去中心化的部门员工组成临时小组和远程办公,因此需要超越之前的团队交流工具进行协作。

      百度李彦宏曾经在百度联盟大会上表示,企业级并非是新东西,但是未来会变得很新,会是非常大的市场:“在美国企业级软件市场已经诞生了很大的知名公司,比如IBM、甲骨文、微软,但中国还没有出现大的企业级软件企业,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是过去中国劳动力成本很低,使用企业级软件的效应并没有起来,其二是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并不用电脑,不会用PC提升效率。”


 

 

      2017年5月23日,以“智能革命·生态进化”为主题的2017年百度联盟大会在重庆召开,百度公司董事长、CEO李彦宏发表主题为“AI时代的思维方式”的演讲

      “目前制约中国企业级软件发展的这两个因素正在发生改变,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常快,每个老板都拿着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自然会想到用企业级软件提升公司效率。”李彦宏认为。

      近几年,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进入个人生活,促使数据爆发,并培养了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为互联网公司提供企业服务应用和产品做了铺垫。

      非互联网企业有强大的意图进行业务创新和转型,结合互联网公司的经验和模式,这也给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领域很大的机会。

 

     面临挑战

      虽然企业服务业务的商机不小,但挑战也很大。2018年1月14日消息,据企业服务领域自媒体《云头条》爆料:美团云放弃公有云业务,转为内服(即内部使用),员工或转岗或离职。实际上,由于互联网公司大多发际于消费级产品,因此在进入企业服务领域时难免会遇到阻力。就连已经取得成绩的阿里云和腾讯云也并非一蹴而就,都曾经历公司内部的质疑或者是对业务战略地位的迷茫期。

      2014年,美国协作工具Slack曾借着硅谷等地的创业潮,一经推出便受到创业公司的热捧。美国上市企业Salesforce达到百亿美元市值。Slack、Salesforce、亚马逊等产品的成功,让中国企业有了做企业服务市场独角兽的野心。然而,中国在人力资源方面,还没有达到美国劳动力极端匮乏、对效率极端重视的紧迫程度。


 

 


      中美企业在企业服务领域其实有很大不同。美国公司对于产品研发上比较注重创新和易用性。并且在公司运营中,员工有“项目制”思维。而中国员工并没有这种思维,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对于数据的安全性是比较顾虑的,而美国的数据立法比较成熟,对于企业服务类应用的数据安全性信任程度比中国高。

      互联网公司的挑战之一在于企业服务与C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打法完全不同。钉钉曾经采取提供免费电话的模式获取第一批用户,然而用免费的方式并不适合企业服务。将这些免费用户最终转化为活跃度较高的企业客户并不容易。免费用户的流失率也是较高的。

      与C端产品可以通过免费或者运营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用户相比,企业服务产品需要抓住每一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又因为各个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域,对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需要不断迭代,一单接一单成功。而且并非推出一个产品就能够快速争取到大量用户,是一个长久而稳定增长的生意。

      从企业客户方来讲,企业客户也对免费的产品心存芥蒂。比如免费的产品,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吗?再比如,会不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免费服务的背后其实是对公司数据的窃取。这都是企业客户所担心的。对于企业客户而言,保证公司安全长久的运营,是采用服务商产品的基础条件。

      除此之外,互联网公司由于人力和财力投入,更倾向于推出通用型产品,“一网打尽”客户。互联网业务由于消费者基数巨大,可以形成指数型增长。然而企业服务客户因为业务需求以及承担额高,会需要服务商提供私有的部署和定制化开发。而企业服务业务往往需要布局产品、销售体系、客服体系、技术体系,对于客户也需要慢慢渗透,大部分都是线性增长,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成长。如果互联网公司只是一个业务部门从事企业服务产品拓展,很难真正满足大客户的需求。一款通用型业务不可能覆盖到企业服务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公司的解决办法,是与垂直行业原有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更紧密地结合。

      也有一种观点,互联网公司更多是从用户思维出发,而企业服务是从客户出发。为企业服务产品买单的是公司老板,而使用企业服务产品的是企业中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员工。这与互联网C端产品,使用者和付费者是合二为一的并不相同。因此如何满足企业服务产品需要,同时能够把握老板付费心理,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另一个挑战。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总结过腾讯做企业服务的思考:企业服务和C端业务差别蛮大的,腾讯一直都是C端为主的企业,所训练的人的思维、产品经理都是有一个模式的。C端业务反馈很快,你自己又是用户。但企业产品你一般不是用户,你是为别人,你听别人的需求去想办法打造一个产品给他们。C端业务更多是思考,建立一个什么模式,有一个试错的机制,比较好地收集用户反馈,以及判断哪些是真的反馈,你应该去满足那个需求。但云真的有很多时候是每个客户需求不一样,对于管理者的这个精力要求会更高。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

      值得注意的,在企业服务中,云计算是可以实现飞轮式增长的业务,当客户规模足够庞大,边际成本会迅速降低。然而并不是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有实力做云计算业务,这个市场因为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全球化布局,最终只会留下几家巨头。

  

      萌芽阶段

      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市场,正在颠覆国内企业服务的市场格局。在PC时代,中国本土市场中最为光鲜的服务商要数甲骨文、SAP、微软等这些外企。他们的客户为中大型公司,这些企业客户也因使用了顶级外企的产品而为傲。随着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崛起,正在逐渐改变这一趋势,大中型企业逐渐以开放的心态和互联网公司深度交流。在使用互联网公司产品的同时,阿里巴巴的电商经验、腾讯的社交基因等都有可能渗透到员工心里。与此同时,大批中小企业开始因为能够使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间接获得更为成熟的IT能力和管理经验,为自身的经营带来益处。

      互联网公司在推动企业服务领域传统公司的快速转型。包括服务客户的模式、营销理念、产品设计等等。此前,在企业服务领域产品的易用性并不是一款企业服务产品的核心卖点,只要这款产品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就是能够赢得企业用户。钉钉等的入局,引发了大量传统从业者的恐慌。特别是从PC时代沿袭下来的中国企业,互联网公司对产品有着极高要求。对于企业服务行业来说,互联网公司开始启蒙用户用脚投票。让企业用户真正体会到产品的价值。企业服务领域也逐渐从满足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需求,转为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满足企业每一名员工的需求。

      当互联网巨头进入企业级服务领域,企业服务商们面临站队的选择。Teambition是一款由90后团队创造的协作工具。创始人齐俊元成功地引入了腾讯的入股,然而对于他人而言,被巨头注资意味着成功,实际上腾讯只占Teambition的很小部分股份,并没有控股,这是齐俊元争取的结果。一方面,传统企业服务商为了保证用户对于数据储存的安全感,努力保持自己的中立。另一方面,因为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市场的快速侵占,企业服务商也不得不“被迫”站队。


 

      Teambition使用界面

      腾讯和阿里在企业级最为鲜明的特点是,前者围绕社交体系设计产品,微信周边衍生的企业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外部客户和企业内部各部门。而企业服务确实在朝着解决外部问题的方向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流程。阿里的钉钉则围绕阿里电商生态体系,提供给中小企业老板更扎实的免费管理工具。在云计算方面,腾讯云比阿里云起步稍晚,目前阿里云占据市场份额最大,腾讯云从2017年开始,正在发力追赶。因为对两家企业不同风格的理解,企业级产品在运营策略和资本纬度也会侧重不同的阵营。

      互联网进入企业服务领域,目前还处在萌芽时期。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在整个企业服务市场都毫不掩盖自己想做平台,连接第三方服务和产品,成为一个超级入口的野心。阿里巴巴和腾讯、金山抑或是从IT服务商切入市场的华为等,到底谁将一统中国云计算市场江山,值得期待。这将和技术、生态布局以及后发动力密切相关。微信企业号、钉钉谁能“笼络”住正在崛起管理意识的中小企业,目前也无定论。整个格局还有待观察。

      目前一些产业投资机构将目光聚焦在尚未站队的独立云计算创业公司比如青云,尽管在互联网公司的夹击下,创业云计算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独立服务商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企业服务领域的中小型公司必须回答,在互联网大公司进场之后,他们的独立存在的价值。

      当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服务行业后,阿里、腾讯等将广告遍布机场、地铁,企业服务第一次走进大众的视线,而且对于用户的普及度变高。钉钉曾经投入5 亿元品牌宣传费在各大办公楼、住宅小区和北上广深、杭州、郑州等商业较发达城市的机场,主打商业人群。这让普通受众虽然不知企业服务为何物,但是已经清晰地记住了钉钉。此外,微信和钉钉还有过多次广告过招,这也让营销方式缓慢发展的企业服务行业,逐渐变得“热闹”和“性感”起来。

      企业服务的品牌意识一般比较务实,希望不花钱就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互联网公司进军企业服务不仅有大量的资金,本来还有品牌溢价。在这种压力下,企业服务公司开始形成异业合作、跨界联合。或者通过培训长期和自己的用户建立关系。

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到企业服务领域,是因为相信终有一天中国的4500万中小企业会支撑一家像Salesforce、Slack这样的上市企业和独角兽,而且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撰文:张宇婷编辑:范荣靖、李好、杨贵、梁桐、齐宇琨
来源:商业周刊

 

 

 

 

微信沟通

Tel(王小姐) 186 766 91914